亲身佩戴过Buccellati的人 我会将她看作是珠宝中的仙女

我人生中一次购物的滑铁卢发生在伦敦Grays古董珠宝艺术品市场。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个地方哈,和一般的商铺或者古董市场完全不同,作为英国艺术品和古董商会认证的专业市场,Grays消费门槛极高、知识储备等级森严,令人肃然起敬。

贵,那是自然的–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小玩意儿只配放在黑色垃圾袋里倒出来,您随手淘个乐子吧。能放在玻璃橱窗里展示的,都是货真价实有历史有故事可源的珍品。

更严苛的是,在这里不能乱说话。没有做过背景调查、不具备一定艺术史学问的人走进来,但凡开口,就会遭遇知识层面的降维打击。比如我,端详着一件窄小纤细(简直比指盖还小!),却镶嵌着油画异常精美,价格高达几万英镑的戒指,脱口而出:这个是什么品牌呀?

对方冷冷看了我一眼:darling,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品牌概念吗?最早的珠宝品牌是哪一年诞生的?你看不出这是早于“品牌”出现的维多利亚前叶的珍品吗?

我讪讪地放下这枚戒指,知道我不配拥有它。

在Grays是这样的,一般我们常见的那些高高在上的珠宝品牌,在这儿简直不屑一顾。奢侈品鄙视链在此处彻底崩塌。

然后我观察到,一个珠宝品牌在Grays占据了绝对的鄙视链上游。买家卖家看到她,都会流露出一丝柔情似水的目光,知道彼此是识货懂货的人,多几分惺惺相惜。

这个品牌叫做Buccellati,意大利的顶级珠宝品牌(也被叫做珠宝界的劳斯莱斯),客人大多尊贵,譬如意大利、西班牙、埃及皇室,也包括罗马主教。

也许不是很多人知道,但我觉得只要你看过她一眼,摩挲过珠宝上的纹理,或者真实地佩戴过,就知道她那种浪漫绮丽的魅力是怎么一回事儿。

业内人将其看作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今年苏富比就为Buccellati的Vintage古董臻品系列举办了专场拍卖,现场售价溢价多倍。

作为一个亲身佩戴过Buccellati的人,我会将她看作是珠宝中的仙女,喝露水长大的那种,一生在云端,不染凡尘,不食人间烟火,为美而生。

如果你用我们中文的搜索引擎去查Buccellati,第一个能查到的是亦舒的形容:“真喜欢蒲昔拉蒂(大陆的译名是“布契拉提”)设计的珠宝:白金夹黄金,小巧的宝石,异常精致的图案,纤细多姿得犹如神话中仙女佩戴的饰物,引人入胜。因有种迷茫的美丽,现实生活中罕见,镶作鬼斧神工。”

有什么绝美品牌能绕得过小资之王亦舒的法眼!

师太比我写的当然贴切细致百倍了,但我们就“Buccellati属于仙女”这件事达成了统一共识。

仙女的品牌,珍贵是其一,神话感是其二。

当年梅艳芳最后一次在演唱会的舞台上穿婚纱、为自己揭开头纱,戴着的就是早早为自己准备的嫁妆–Buccellati珍珠镶钻项链和耳坠。流光熠熠,点缀最后的白玫瑰,演绎世间难忘的动人一幕。

2011年,这套Buccellati被公开拍卖,令人唏嘘。世界上美艳至极的事物大多都是脆弱的,珠宝与主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从此物是天上物,人是心上人。似当代凄美童话。

 

此刻确实有必要来探索一下这个童话幻梦里的珠宝品牌了。

让我们目光先回到上个世纪初,Buccellati的创始人Mario Buccellati彼时在最富盛名的金匠门下做学徒,痴迷于各种金属和宝石材料,以及不同的制作工艺。最最醉心的是那些追溯到古希腊、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中那些被人遗忘的古老工艺。

1919年Mario在米兰开设了第一家珠宝门店,核心灵魂就是他所憧憬的那些古董工具和传统技艺。

比较特别的是,一直到2019年的今天,Buccellati的古典韵味,那些文艺复兴的气息都未曾散去。我反正是很难想象,一个顶级奢华品牌,一百年以来,就那么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古典美人,放在当代简直就是任性的浪漫主义。

日本《vogue》2015年拍摄的Buccellati

Mario这个人骨子里就蛮“清高”,1920年他去马德里的博览会,人家跟他讨价还价,他一气之下把一只昂贵的粉饼盒扔到窗外去,大喊“我不是商人!”结果阴错阳差地,这件事儿传出去,数百人蜂拥至他的摊位前,想看看这位籍籍无名的珠宝匠凭什么这么骄傲?

结果不仅他的作品全部卖光,还被邀请开了个展。整个西班牙的贵族全体捧场,西班牙皇室从此成为他的终身客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好作品才能有这般底气,品牌有资格“骄傲”一点儿,“执拗”一点儿,别急着向消费者卑躬屈膝。

Mario去世之后,四个儿子继承了家族企业。其中Gianmaria最像Mario,也是从小做父亲的学徒,对绘画、金艺、建筑、诗歌和雕塑都极为精通,是一个很文艺的人。他接任了设计师的职位,亲自设计每一件珠宝。

再后来Gianmaria的儿子Andrea又继承了父亲的位置,Andrea的女儿和Lucrezia一起做设计创意……

 

Buccellati是为数不多家族传人依然在品牌核心岗位工作的珠宝品牌。或许是因为这样紧密的亲情血脉,品牌的风格才得以良好保存和延续。无论是1919年,还是2019年,骨子里的那些诗意情怀是未曾改变的。

今年卡地亚的母公司历峰集团收购了Buccellati,Buccellati正式与卡地亚、梵克雅宝成为兄弟,奠定了奢侈品巨头旗下的三大高珠品牌。我猜测有历峰的协助,Buccellati很快会成为一匹黑马,在珠宝市场被“真香”。

 

当然了,顶级珠宝品牌大多工艺精湛,Buccellati又凭什么脱颖而出?

那么我先来问问你,有没有见过任何珠宝可以柔软地像一层布料?Buccellati就可以,并且是她的拿手好戏。

Buccellati有一手独门工艺叫作“珠罗纱”,可以将珠宝做的如同细软温婉的蕾丝。

需要先在薄金片上画出蕾丝形状,然后沿着准确镂刻出六边形,在珠宝上形成密密织纹。由于每个六边形都精致细密,连在一起才会像纤巧无双的蕾丝。

这种蕾丝其实可以回溯到十六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威尼斯,一种叫做“拉夫领”的蕾丝领口。Buccellati受到“拉夫领”的启发,用珠罗纱工艺还原蕾丝的触感,再在蕾丝上镶嵌适宜的宝石,就制造出了一种既轻盈又华贵的效果。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凯特布兰切特

布契拉提的Tulle系列与Rombi系列的珠宝大部分都由这种工艺造就。

 

除了蕾丝,Buccellati还用了一种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老珠宝工艺「雕纹织金」,通过对金属上的雕刻处理,把黄金织锦为缎面。

工匠们用手里的古老刻刀,一道一道在金属表面反复铲出平行线条,直至织就成手镯的金线纹理,呈现出丝绒般柔滑的光泽和质感。(这个工艺叫做Rigato,也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

天知道要在黄金这样的光滑表面,划出间距不等的平行线条有多困难!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有任何失误出现,工匠们是没办法做任何修补的。

也因此,每一件Buccellati黄金成品都是极难得的、实力与运气双重加持下的宠儿。

 

我们都知道,珠宝品牌向来热衷于描摹花草虫兽这一类自然元素,Buccellati也不例外。而特别的是,她不止是囫囵吞枣地走一个大概的轮廓,而是如微雕般精致生动,像制作标本一样捕捉到它们传神的瞬间。

花朵是绽放的,树叶是随风而动的,蝴蝶是可以展翅飞翔的。

Buccellati此处用的工艺叫作Ornato金属微雕,由这种工艺制出的珠宝大多散发出一种“妖冶而华丽的美感”。

若你仔细看,那黄金叶片用“Ornato”工艺在金属表面精雕细琢,把树叶纹路都一并描绘出来,表面还能看到光泽的明暗。

花朵中的花心花蕊整体看上去是柔软的,能渗出蜜汁似的,有一种旧时的奢靡气质。

这种看起来复古繁复的珠宝,如若搭配现代的装束,反差感反而会令人眼前一亮。我很喜欢权志龙佩戴的Buccellati Blossoms系列花朵戒指,与街头风的首饰混搭,很像摩登叛逆的贵公子。

至此我们也可以看出Buccellati的艺术底蕴了,似绘画又像雕刻。而大多工艺又可追溯至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雕刻技术,因此辨识度高,总会觉得哪里很特别。

这与我们前面提到的Gianmaria广泛的兴趣爱好不无关系。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海纳百川的艺术,有了开阔的美学思路,才能铸出无限想象力的作品。

介绍Buccellati我简直停不下来,他们还有一个高级珠宝线叫The Art Collection,全部是以印象派大师(如荷马、莫奈、波纳尔等)的画作为灵感而来。

 

莫奈《百里岛的海岸风暴》中翻滚的蓝色巨浪在Buccellati的演绎下,用帕拉伊巴碧玺表现大海的莹绿与湛蓝,镂刻的白金来展现翻滚的海浪,“白色浪花”钻石则将莫奈的光晕感做到极致。

这种极为精细的珠宝纹路在光影交错的瞬间会让人有一种奇妙感官体验–好像海浪能随时舞动,花朵能悄然绽开。

把这对耳坠戴在耳朵上,岂不是能时时倾听莫奈的海浪?

除了绘画这些柔软的艺术,刚硬的建筑也是Buccellati借鉴的灵感元素。

其中最大名鼎鼎的经典Opera系列正是以建筑为灵感,花纹借鉴了圣卡罗教堂的穹顶,威尼斯总督的宫柱顶,还有Roccolo城堡的玫瑰花窗。

看到这里,我必须本人亲自上场了。啊!我也是戴Buccellati的女人了。

光是看照片还没那么深刻的感受,拿到手里亲自摩挲才惊叹不绝。

手上的金色戒指来自Macri系列,可清晰看到表面精巧的“线条”,金针没于锦帛中,是摸真实抚摸黄金绸缎的触感。

我平日其实对黄金并不感冒,却无比喜欢Macri。她纵然是繁复的,却也完全不落艳俗,却完全如同亦舒形容那般:白金夹黄金,小巧宝石,纤细多姿,有种迷茫的美。

而耳环与项链属于Opera系列,耳环上的镂空样式一如威尼斯宫柱顶的花纹。

项链可要特别注意,新出的Opera color系列,限量版豹纹花色,黄金和珐琅交错,是Buccellati难得一见的野性美态。

背过身,项链的挂扣处平生两片镂空花瓣,精细到摁扣都是美的细节。

我最最期待的Tulle系列以蕾丝为幕布,美钻镶嵌其中,光芒顺着蕾丝面一路流淌。

此前想象过无数次Tulle系列的珍贵手镯,见到时感叹于纱萝般的蕾丝,平衡了沉甸甸的华丽,矜贵感通过细节溢出–手镯的搭扣竟是一颗纤巧钻石。

像件古老机巧宝贝,一按钻石“咔嗒”一下打开,被这巧思打动。

而Tulle的戒指,周围的金色花瓣由珠罗纱工艺织就,中间拥簇着一颗明亮美钻。

Ramage系列是Buccellati家族历史最为悠久的系列之一,Mario本人亲自设计了这些花与叶的细节,让它们交缠在一起。后来又加入了几何美感,复古与现代相互碰撞。

我戴的这对Ramage耳坠,造型是两颗水滴状,黄金勾勒出奇妙的几何边界,白金镶嵌出的藤蔓花枝竟在其间兀自生长,一点也不沉闷,只觉耳畔轻盈灵动。

 

我看过一个采访Gianmaria Buccellati的纪录片,他说“handmade”这个词如今已经被大大滥用了。

但在Buccellati这儿依然初心没变,意大利工匠纯手工打造,从开始到完工不用到任何机械,耗时耗力,制作一款珠宝需要耗费3-6个月的时间–还只是一款入门款的珠宝,高级珠宝则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还是如此。

也正因如此,许多珠宝都只有one piece,全球仅此一件。如果能在门店遇到一款尺寸合适由眼缘的产品,我觉得是冥冥之中的默契。

每一颗小小的珠宝,都蕴藏着背后Buccellati古老的浪漫。

所以我才觉得,Buccellati身上真正流淌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血脉:精准、苛刻、不计成本地追求质量,兀兀穷年。